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30日 15:37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课程设置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48学时,分六大板块(第五板块不纳入学时,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为学生做就业指导报告等不纳入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学期分布

支撑材料

实施部门

1

专业适应教育

10

第一学期

专业适应教育实施方案、

活动记录等

各学院

2

职业生涯规划

16

第二学期

授课计划、教案、

职业生涯规划书等

各学院、择业指导处

3

就业指导

10

第三学期

授课计划、教案等

各学院

4

职业素养提升

6

第四学期

用人单位调研报告等

各学院

5

职业实践

第五学期

实习鉴定表、过程性材料

各学院

6

创业教育

6

第六学期

授课计划、教案等

各学院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专业适应教育(10学时)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概况,了解所学专业、专业对应岗位要求、行业发展前景等,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

主要内容:

1.了解学校概况、所学专业的内容、特点、行业发展情况、近两年的就业情况及未来就业前景。

2.初步了解所学专业的相关职业、岗位及准入要求。

3.介绍学校现有的就业指导体系的设置及功能,引入就业及就业指导概念。

第二部分:职业生涯规划(16学时)

(一)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1、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3)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4)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

2、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外部重要因素,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做好铺垫与准备。

教学内容:

1)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

2)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因素;

3)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二)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

1、认识自我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教学内容:

1)能力与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

2)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

3)人格的概念;人格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

4)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

5)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

2、了解职业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

教学内容:

1)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

2)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

3)根据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职业探索的方向;

4)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

5)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可利用学校、社区、家庭、朋友等资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等。

3、了解环境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和限制,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资源。

教学内容:

1)探索学校、学院、家庭以及朋友等构成的小环境中的可利用资源;

2)了解国家、社会、地方区域等大环境中的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势,探索其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观看资料片等。

4、职业发展决策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决策的影响因素,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引导学生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1)决策类型;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工作及家庭对决策的影响,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

2)决策相关理论;决策模型在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3)做出决策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4)识别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解决技能;

5)识别决策过程中的消极思维,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个人经验分析、课后练习。

第三部分:就业指导(10学时)

(一)求职过程指导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增进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

1、搜集就业信息

教学目标:使毕业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建立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教学内容:

1)了解就业信息;

2)搜集就业信息;

3)分析与利用就业信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经验交流。

2、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掌握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提高面试技能。

教学内容:

1)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

2)求职礼仪;

3)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

4)面试后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训练、模拟面试、面试录像。

3、心理调适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抒解负面情绪。

教学内容:

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2)心理调适的作用与方法;

3)建立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经验分享、团体训练。

4、就业权益保护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教学内容:

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

2)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

3)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4)社会保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二)职业适应与发展

通过本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区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场、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建立对工作环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教学内容:

1)学校和职场的差别;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

2)初入职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经验分享。

2、工作中应注意的因素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教学内容:

1)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所需知识、技能及态度的变化;

2)有效的工作态度及行为;

3)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4)职业道德培养。

教学方法:职场人物访谈、实习见习。

第四部分:职业素质提升(6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专题讲座、企业调研或现场观摩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企业、专业、岗位,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与途径,使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主要内容:

(一)专题讲座

教学目标:通过讲座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习成功人士创业成功经验,了解就业政策与形势、相关法律法规,清楚就业流程等。

主要内容:

1.企业人才需求

2.如何成功创业

3.就业形势、政策、流程剖析

(二)用人单位调研

要求走访和本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获取用人单位信息(概况、发展现状、前景及联系方式等);了解用人单位招聘情况(主要岗位需求层次),职业发展路径;今后两至三年岗位需求情况等,并将调研情况向学生以报告、座谈等形式反馈。

(三)现场观摩

要求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人才招聘会或其他各级招聘会,初步了解求职的过程、市场供需情况,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感受现场气氛,寻找自身差距。

第五部分:创业教育(6学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

教学内容:

1.创业的内涵与意义;

2.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

3.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

4.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过程;

5.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6.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模拟教学、创业计划大赛。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原则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内容设置必须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2.针对性原则。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这一层次,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

4.参与性原则。就业指导课程不是单纯的理论课,应更注重实践操作。课程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身的参与,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重要地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推动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决策、自我规划,提高其自我生涯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自觉地、理性地规划自身的未来。

(二)教学方法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多种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可以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成功校友、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务求实效。

五、课程教学实施流程

1.各学院按照课程设置中应承担的教学任务,按学期设置教学班和安排任课教师,并将任课教师和教学任务汇总表上交教务处。

2.教务处和择业指导处负责对任课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进行教师资源的整合,任课教师原则上应具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相关资质。

3.教务处统一下达教学任务,教务处和择业指导处联合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

4.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学院、教务处、择业指导处、督导室共同负责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

5. 任课教师制订授课计划并履行审批程序。任课教师于期末将授课计划、教学手册、电子教案等教学文件、学生考核情况以及教学相关音像资料统一上交择业指导处归档。

六、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必修课程,不组织统一的笔试。考核以学生制作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作业、出勤等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学生参加实践教学、专题讲座等活动情况。就业指导课的成绩实行学分制,一学期0.5学分,一学年1学分。学期考核平均成绩满60分折合0.5学分,不合格者按《陇南师专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七、教材及参考书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李建国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3月第2.

2. 《大学生就业指导实务》,严颖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6月第2.

 

陇南师范学院

20249

版权所有:陇南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  电话:0939-3225569   地址: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陇南路34号  技术交流QQ:364430597   站长邮箱:lnszzyzdc@163.com

陇ICP备16000659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