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师范学院本科班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1日 08:46   


陇南师范学院本科班级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目的:

(三)课程任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1》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课程编码:BG0101102(1)

(一)认识自我

(二)了解职业

(三)职业发展决策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2》大学生自主创业规划指导的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课程编码:BG0101102(2)BG0101102(3)

(一)创业与创业资源

(二)大学生创业形势

(三)创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3》大学生就业技能指导的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课程编码:BG0101102(4)BG0101102(5)

(一)搜集就业信息

(二)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

(三)心理调适

(四)就业权益保护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4》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指导的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课程编码:BG0101102(6)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分析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定与程序

课程实践要求

三、课程教学的学时分配

四、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

五、考核形式和考核要求

六、有关说明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全日制本科所有专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学校结合本校实际,现制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实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必修课之一,根据我校研究决定将本课程列入我校本科各专业公共课教学中,必选课程,32学时,1学分。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性又较强的一门学科,是帮助学生求职择业、成功步入社会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的: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课程任务:  

本课程由第一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1》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第二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2》之大学生自主创业规划指导、第三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3》之大学生就业技能指导和第四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4》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指导组成。本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

1、本课程以理论讲授和课程实践并举为教学原则,理论教学采用集中授课与分散辅导,学校、学院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讲授教材内容,学院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以教师布置内容、提出要求和考核标准、适时给予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参加的方法进行。

2、考虑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本课程教学应当适时调整,采用符合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3、考虑到本课程教学内容,在讲授基本理论教学同时,侧重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实践中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适当采取讨论、辅导、答疑、一对一咨询等教学方法。

4、适时采用外聘社会知名学者、专家来学校讲学,完成大纲中教学的要求;

5、教师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教学工作,认真备课,严格按照要求授课,保证时间、地点,上课时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及时掌握学生出勤情况及学生思想动态,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应仔细耐心地解答。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1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课程编码:BG0101102(1)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

(一)认识自我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教学内容:

1、能力与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

2、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

3、人格的概念;人格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

4、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

5、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课程实践。

(二)了解职业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

教学内容:

1、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

2、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

3、根据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职业探索的方向;

4、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

5、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可利用学校、社区、家庭、朋友等资源。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等。

(三)职业发展决策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决策的影响因素,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引导学生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1、 决策类型;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工作及家庭对决策的影响,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

2、决策相关理论;决策模型在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3、做出决策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4、识别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解决技能;

5、识别决策过程中的消极思维,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个人经验分析、课后练习,课程实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2大学生自主创业规划指导的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课程编码:BG0101102(2)BG0101102(3)

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自我创业个性特质和创业资源需求和资源获取方法,特别是创造性整合资源的途径,了解大学生创业形势与政策,了解大学生创业环境状况,理解创业发展主要途径,掌握创业规划方法。

(一)创业与创业资源

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使学生形成对创业者的理性认识,了解创业的一般步骤及创业模式,了解创业资源的分类和获取方法。

教学内容:

1、创业内涵

2、创业资源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等。

(二)大学生创业形势

 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认识当今大学生创业状况,创业成功与失败,了解国家和省市(地区)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规定,掌握做适合自己创业的行业、地区和时间。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创业形势

2、大学生创业政策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等。

(三)创业规划

 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规划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作用,掌握规划的基本结构、编写过程和撰写方法。

 教学内容:

1、创业规划基本结构

2、创业规划的准备

3、创业规划书的撰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等。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3大学生就业技能指导的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课程编码:BG0101102(4)BG0101102(5)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增进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

(一)搜集就业信息

教学目标:使毕业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建立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教学内容:

1、了解就业信息;

2、搜集就业信息;

3、分析与利用就业信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经验交流,课程实践。

(二)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掌握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提高面试技能。

教学内容:

1、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

2、求职礼仪;

3、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

4、面试后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训练、模拟面试、面试录像,课程实践。

(三)心理调适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抒解负面情绪。

教学内容:

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2、心理调适的作用与方法;

3、建立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经验分享、团体训练,课程实践。

(四)就业权益保护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教学内容:

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

2、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

3、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4、社会保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程实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4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指导的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方法(课程编码BG0101102(6)

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国家整体劳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重点掌握我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方针、政策,毕业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生就业一般性的政策和规定,就业职能部门的管理体制,使学生客观地了解判断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动更新观念,增强就业和创业意识,努力实现顺利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分析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全国、省、市和陇南师范学院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状况,使学生客观地了解判断当前自我就业面临,主动应对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机会,端正就业观念。

教学内容:

1、全国(省、市)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分析;

2陇南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分析。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等。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国家颁布的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法规,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明确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内容,掌握我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方针、政策,毕业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

教学内容:

1、国家颁布的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法规;

2、各地区(省、市)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程实践。

(三)陇南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定与程序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陇南师范学院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情况,讲解陇南师范学院就业工作规定与程序,使学生掌握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就业工作内容、地点和时间,保障毕业生顺利求职就业。

教学内容:

1陇南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

2陇南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要求

本课程教学之课程实践应当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情况,安排以下全部或者部分的课程实践活动,并达到相关要求。

1、市场调查:要求走访大学生就业市场或用人单位(最好和本专业相关),获取市场和企业信息(概况、联系方式等),了解需求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

2、职业(创业)人物访谈(调查):要求采访有教育意义的职业(创业)人物(含校友、职场成功人士),了解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就业或创业经历,完成相关采访报告。

3、现场体验: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招聘会、参加与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模拟求职等相关活动或比赛,认识职场、创业和求职的过程,感受气氛,并提交一篇体会文章。

4、参加职业倾向测试,了解个人测试结果报告,撰写简历、求职材料等。

课程实践的组织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进行,时间地点及其实践方式自定或者服从统一安排。

三、课程教学的学时分配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全校全日制各本、专科专业学生,教学贯穿学生入学至毕业的各学年,总课时为32学时,学分为1学分,其中,按照四个教学内容,将本课程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1》教学内容为职业生涯规划,8课时;第二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2》教学内容为创业规划,8课时;第三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3》教学内容为求职技能,8课时;第四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4》教学内容为就业形势与政策,8课时,有特殊需求专业学生,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参照执行。

四年制本科班级课时分配方案

教课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学年

职业生涯规划

8(理论4,实践4)

第二学年

创业规划指导

8(理论4,实践4)

第三学年

求职技能

8(理论4,实践4)

第四学年

就业形势与政策

8(理论4,实践4)

 

四、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朱士奇等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学生创业基础教程》,朱士奇、王占勇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学生就业指导》,朱士奇等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使用手册》,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编。

按照形势发展的需要,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可以根据当时情况,适时调整。

五、考核形式和考核要求

本课程采用根据学生课上和课下的表现情况评定课程成绩。评定成绩原则如下:

学生表现

得分

旷课,不参加时间活动。

0-59

学习态度端正,能够听课,缺课能够请假,能够参加实践活动。

60-69

学习态度端正,按时、积极听课,按时参加实践活动。

70-79

学习态度端正,按时、积极听课,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且表现良好。

80-89

学习态度端正,按时、积极听课,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且表现优秀。

90-100

 

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按照学校规定时间评定学生成绩,并且录入学校教务网,对于成绩不及格者的学生,须参加由学校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组织的统一测试。

六、有关说明

()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程设置调整和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对讲授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删减和调整。

()讨论(辅导、答疑)式教学、外聘专家讲座等教学活动的课时包含在教学学时中。

()本大纲编写单位招生就业处

 

版权所有:陇南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  电话:0939-3225569   地址: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陇南路34号  技术交流QQ:364430597   站长邮箱:lnszzyzdc@163.com

陇ICP备16000659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